組員:許逸涵、張震權、陸奕瑋
2008年的金融海嘯,一夕之間世界金融體系幾乎崩潰,原因是華爾街的投機分子操作高倍率的財務槓桿,以及銷售一些連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衍生性商品,等到房地美與房利美,驚傳財務危機之後,才發現因為信用的過度擴張,導致一發生危機,信用突然緊縮,導致許多人無法如期還款,在經由商業銀行的包裝這些房屋債卷,銷售到全世界,於是形成世界性的金融海嘯。我們所選的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政府對Reliantshare(信合銀行)所做的紓困,原本這篇Case study想探討一個組織如何在內部意見分歧,新聞媒體、社會大眾對其的不信任,這此種情形之下,如何改變聲望再創佳績。然而在這篇文章,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卻看到截然不同的故事。
通篇我們可以看到,HBR偏向於富人階級的報導觀點與選擇性的報導,甚至有點把Ben Marshall形容成英雄無用武之地,以及對民選議員的諸多蔑視,更也點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四百多家的銀行接受紓困,但卻從來沒有公開具體說明,如何以負責的態度運用這筆錢,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銀行強烈的矛盾,一方面希望政府紓困,一方面卻又痛恨政府的接管以及媒體的放大鏡檢視。在承平時期這些銀行家酒池肉林,生活奢侈、一擲千金。直到危機來臨,一股腦的把責任推給政府、環境。2008年的金融海嘯,一夕之間世界金融體系幾乎崩潰,原因是華爾街的投機分子操作高倍率的財務槓桿,以及銷售一些連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衍生性商品,等到房地美與房利美,驚傳財務危機之後,才發現因為信用的過度擴張,導致一發生危機,信用突然緊縮,導致許多人無法如期還款,在經由商業銀行的包裝這些房屋債卷,銷售到全世界,於是形成世界性的金融海嘯。我們所選的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政府對Reliantshare(信合銀行)所做的紓困,原本這篇Case study想探討一個組織如何在內部意見分歧,新聞媒體、社會大眾對其的不信任,這此種情形之下,如何改變聲望再創佳績。然而在這篇文章,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卻看到截然不同的故事。
在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階級意識的興起,以及發展到現在已經接近極度腐敗,有人稱之為『The culture of contentment』、『Richistan』或是『新鍍金時代』。無論什麼都只是表同種概念?,富人階級擁有的財富以及影響力,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甚至在政治上信奉『保守主義』、經濟上推行『古典自由主義』,其後1980年代雷根革命,幾乎完全崩解小羅斯福『新政』所帶來的成就,高額的累進稅率,強調社會福利,因而Paul Krugman說:『一個美好的時代』。然而雷根革命,所制定的政策誤導大眾,例如『福利女王』,大幅度的減稅也偏向於富人階級,整個富人階級終於在此時,完全左右了這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及政治版圖,在此種情形下富人可以盡情的累積不屬於自己的財富。 在此時此刻,我們都認為民主政治會擁有一種自然的改進過程,會自動矯正國家偏離的方向,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在整體國民在價值觀上,渴望一夕間的暴富,這當然符合人性,但也因為某些媒體所抱有的特定意識形態,讓原本有利於國家的整體計畫,如健保法案、以及社會福利政策,藉由這些措施可以提供一個均富的環境,卻被刻意的惡意解讀,再者社會階級流動的僵化,以及富人操縱的意識形態,都在在使我們民主面臨損壞的危機,兩百年前,亨利.亞當斯說過:『任何人都會造成危險,自由政府唯一的金科玉律就是:不可以將足以威脅公眾自由的權利託付給任何人。』如今這些超級巨富,他們所擁有的權利以及影響力過大,以及危害到整個國家自由以及民主的發展,民主政治與資本主義是一種均衡的體制,當只有民主主義時,容易形成暴民政治;但是當只有資本主義時,國家就會陷入剝削,只有當兩者平行均衡、互相制衡時,才會有完美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