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6/10文獻導讀:The age of customer capitalism

Reading: Martin, R. (2010). The age of customer capitalism. [Articl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8(1), 58-65.
【郁婷 靜宜 易蓀 虹毓 怡蓉】

現代資本主義分為兩大時期,分別是管理資本主義(managerial capitalism)及股東價值資本主義(shareholder value capitalism),然而本文作者卻認為現在我們應該轉往第三個時期:顧客導向資本主義(customer driven capitalism)。

管理資本主義始於1932年發表的著名論文《現代公司與私有財產》,主張管理權應與所有權分開,此後商業世界不再由執行長企業主(CEO owner)主導,而開始雇用所謂的專業執行長(professional CEO)來經營,也就是說創業家在事業到達一定的規模後,應把公司交由更可靠的專業經理人來經營,因此雖然執行長企業主會繼續存在,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專業經理人躋身高層。

到了1976年時,著名學術論文《企業管理:管理行為、代理成本和所有權結構》卻強烈批評管理資本主義,指出專業經理人不夠重視企業主的權益,只顧提昇自己而非股東的財務福利。由於專業經理人有一定的任期,其期許都是在自己的任期內拿出好的績效,因此容易重視短期的利益,而不會為公司做長遠的考量。這篇論文的批評開啟了股東價值極大化的主張,董事會認為其工作是提供股票薪酬給高階主管,讓他們的利益與股東利益一致,保障股東的權益。而股東運動最著名的例子為可口可樂公司執行長Roberto Goizueta以及奇異執行長Jack Welch,他們都明白表示公司的重點在於股東價值。

然而,自從企業開始奉行股東價值至上的原則後,股東的報酬實際上反而更低了,原因是在於「創造股東價值的方式」。股東對公司的資產和盈餘擁有剩餘的索取權,當公司員工、供應商、課稅的政府、債權人等其他擁有索取權的人取得應得款項後,剩下的部份由股東取得,他們股票的價值是所有「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扣掉其他人應得的款項,由於未來是不可知的,潛在的股東必須估算現金流量,他們對未來的集體預期,決定了股票的價格,這也表示股東價值跟「現在」幾乎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對經理人而言,他們要增加股票價值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對公司未來業績的期許。然而股東期望是不可能無限提高的,股東價值也並非執行長能控制,於是當執行長被迫提高股東價值的壓力越大,就越可能採取實際上會傷害股東的舉動。根據「最佳化理論」,企業無法同時將「顧客滿意度」與「股東價值」都設為極大化的目標,但作者主張企業應判斷顧客的需求,將顧客滿意度視為最首要的考量,因為當企業不再專注於股東價值極大化時,他們反而更能專注在建立真正的業務、創造更好的業績、提昇企業決策品質,同時也會創造更高的股東報酬,例如奉行顧客至上原則的嬌生公司及寶僑公司便在其所屬產業中名列前茅,甚至創造了更高的股東報酬。

沒有留言: